简述:围绕机关后勤服务的未来发展趋势、形态,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以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为重点,通过中心服务平台、数据中心建立、内部业务管理平台建设、移动互联网开发等重点项目,全面提高机关后勤服务信息化管理水平。从而为后勤服务部门、机关主体、供应商等用户群体提供良好的服务体验和优质服务,同时提升政府内部各业务部门工作效率和质量。
优势:
☞1.提高引领业务能力,实现政府角色转换
信息化既是技术的革命,也是思想观念的革命。近年来,要求“协同政务”、“一站式服务”的群众呼声日益高涨。通过政府自上而下的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各级领导的认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能够主动作为提出信息化需求。特别是一些直接涉及民生领域,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民政、卫生、公安等管理部门,业务种类多,覆盖面大,信息化是行政管理顺应潮流的必然选择。满足于能够办理具体业务已经远远不是信息化建设的当前任务,能够预先超越业务需求并提供管理指南才是今后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追求。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必须具备角色转换意识和全局观念,不仅懂得政策和业务,还要从管理高度谋划能够引领业务甚至影响决策的信息化建设方案。
☞2.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规划和科学管理
科学精准的谋划是有效推进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前提。必须打破条块分割、互不协调的狭隘思想,实行“总体统筹、分工负责”,由国家层面出台统一、长期发展规划和建设规范,制定科学合理、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的规划方案。立足信息化建设现状和需求,地区、系统、部门间注意配合与协调,尽力避免在建设过程中,以部门利益为中心,各自为政的现象,各级政府部门要加强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领导,依照国家规划制定本部门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建立起信息化建设的标准化体系。
☞3.发展信息管理平台的一体化建设
准确定位政府部门信息系统一体化建设内容,确保一体化建设总体框架合理、实现路径最优、保障措施到位。按照统一规划的要求,建立起全国统一的标准化、规范化办公信息化网络平台。打破原来不同政府部门、不同业务系统之间信息垄断封闭、分散孤立的无关联状态,形成资源共享机制。对于已经建设的业务系统和网络,要按照统一规划和标准进行改造,分步实施,实现原有系统与统一平台的互联互通。新建业务系统必须全部基于统一的办公信息化平台。同时,应加快制定一体化建设所需的各项具体标准和规范,实现业务协同、资源共享,确保各项业务的无缝对接。
☞4.加强实施推广,完善系统应用
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个节点都需要落实到位。初期开发完成后,进入实施推广和运维阶段,这既是对信息系统的一次全面部署和运行考验,也是政府部门自身能力的巡检。必须制定详细周密的实施方案和进度安排,组织专门人员负责落实应用和运维保障,后期持续进行优化设计与完善管理,从而培养和打造一支高素质、全能型信息化建设队伍,确保不断提高信息化综合管理水平。